
主持人:省第二康复医院过去以“煤疗”的名字为泰安人民所熟知。更名后,医院的发展定位有哪些变化?
刘钒: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前身是中国煤矿工人泰山疗养院,始建于1965年,2003年更名为山东省煤炭泰山疗养院。2021年转隶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管理,正式更名为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,批准为公立三级康复医院。一路走来,医院紧跟时代步伐,从一所疗养院,逐步发展成为集医疗、康复疗养、职业健康、科研、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医院。我们以“建设一所人民满意、政府放心、社会尊重的现代化康复医院”为目标,坚持“党建领院、医疗立院、人才兴院、依法治院、科教强院”五大发展战略,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我院“在全省康复医疗体系中挑大梁”的战略定位,一是做全省、全市医疗链条中的补链者,坚持特色发展、错位发展,大力提升康复诊疗水平,加快补强省市医疗体系中的康复医疗短板。二是做勇当泰城康复医疗体系的挑山工,坚持“在泰城、为泰安”,扛牢泰安市康复医疗龙头大旗,牵头成立泰安市康复专科联盟、泰安市康复医学会,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、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、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,助力全市康复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建设。
主持人:关于康复,群众一般认为是针对功能障碍人群的药物、物理疗法、作业疗法等治疗。您刚才讲到康复医疗,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贵院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吗?
刘钒: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提出,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从“以治病为中心”向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”转变。举个例子,临床上有时出现手术做得很漂亮,功能恢复得却不理想,从而给患者留下了功能缺陷的终身遗憾。我们到医院的目的是治病、为了活着,但我们又不光是为了活着,我们更要有尊严地活着。传统上认为,康复医学科是只属于残疾人的科室,但康复医学的本质是回归“以人为主”的医学初心,即不单纯治愈疾病,还要通过功能康复让患者重获有尊严的生活。比如一个脊髓损伤的病人,如果没有康复治疗师的介入,他这一辈子可能都站不起来了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,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余生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康复医学在促进功能恢复,身心健康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,康复医学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。“临床给岁月以生命,康复给生命以岁月”,前者是说临床治疗让人活下来,后者是说不但让人活下来,还要活得质量高,活出岁月如歌。
基于此,我们探索形成了一条“临床康复一体化”的发展路径,设立神经康复、肌骨康复、心脏康复、重症康复等9个康复亚专科,构建了覆盖多个病种的康复亚专科体系,成立康复诊疗中心、中医康复中心,精准对接临床康复需求。从患者入院伊始,由康复医师、临床医师、康复技师、护士组成的MDT团队即介入诊疗,通过系统评估制定“一人一策”康复方案。这种“治疗与康复并行”的模式,彻底改变了传统“术后再康复”的滞后局面。这种模式,被业内专家称为“开创了医疗的一种新业态”,而3年来的实践成果,全院药占比从25.21%降至18.17%,耗占比降至6.4%,平均住院日缩短到9.94天,实现了群众少住院、少花费、早康复,充分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;去年年底,经过专家组现场审核,我们成为全省2家通过三级康复医院现场核验的医院之一,政府、群众的认可为我们发展康复医疗提供了最大底气。
主持人: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,也是提升康复特色水平的关键。《泰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(2024—2026年)》指出,实施“临床重点专科攀登计划”。刘院长,能否分享一下咱们医院在强化学科建设、提升学科综合实力方面的具体做法?
刘钒:更名转隶以来,医院着力凝练专科优势,打造康复服务特色品牌。一是重点培育特色项目。我们出台《推动临床科室特色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培育“一科一品一特色”,如心血管内科的心脏康复项目,重症康复中心的重症康复项目,慢病康复科的吞咽治疗、言语治疗项目等。其中,心脏康复中心的重组改造,获评了国家级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;新建了重症康复中心,设置重症康复床位16张,集重症救治与康复一体化,运行以来多名患者脱机转入普通病房;胃肠康复中心连续3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超6000人次,实现消化道ESD全覆盖。二是着力打造优势学科。医院出台临床重点专科管理办法,选派业务骨干到北京301医院、上海中山医院等进修学习。引进急诊、心脏介入等学科带头人,设立齐鲁医院骨科工作站,千佛山医院乳腺甲状腺工作室,山一大二附院足踝工作室等,有效带动全院水平提升。目前,全院共获评9个省、市重点临床专(学)科。三是大力营造科研环境。设立“泰山大讲堂”,邀请专家大咖授课;定期召开学术沙龙,推进临床专科群建设;自主开展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,获省、市级科研项目立项30余项。四是重点做好人才培养。实施“千百万工程”,打造人才集聚“强磁场”,设立“伯乐奖”,持续加大外引力度。在院内实施“墩苗计划”,选拔技术骨干到优秀医院进修学习,遴选临床青年骨干到行政后勤挂职锻炼,帮助提高综合能力,有关人员在泰安市卫生健康人才和学科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。
主持人:省、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公立医院聚焦“能力强、服务优、发展好、群众满意”的目标定位,取得新突破、塑造新优势。贵院在这方面有哪些对应举措?
刘钒:我们围绕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,分别对应实施了四个专项行动。一是规范诊疗提升行动。对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审标准,细化院内质控指标,规范制度体系建设。对单病种管理、围手术期安全、信息化建设等开展专项提升。今年上半年,我院手术量同比提高10%,三四级手术占比64.73%,微创手术占比达到41.45%,医保CMI值1.23,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、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均为零,位居全省公立医院前列水平。门诊次均费用、住院次均费用降幅均超过10%。临床路径管理、核心制度信息化监测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。二是品牌建设提升行动。融合18个党支部“品管圈”建设主题,锻造“敢为人先、当有作为”主题内容的“二康敢当”党建品牌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“危急值”管理,加强“关键少数”和关键岗位人员管理,建设“清廉科室”“清廉二康”,打造廉政风险防控品牌。三是运营管理提升行动。以财务、医保、临床、管理、信息等专业人员为基础,培育高水平运营团队,开展标准化建设活动,上线物资设备、能耗信息化管理模块,推进精细化资产、能耗管理。四是群众就医体验提升行动。以建院60周年为契机,谋划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举措。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系统,推进预约诊疗、一号通用、全流程信息推动等智慧服务提档升级,让患者少排队、少跑路,得实惠。
主持人:我们得知今年是贵院建院60周年,请介绍围绕院庆活动,有哪些工作计划?
刘钒:今年是医院建院60周年,我们以“六十载峥嵘岁月,新时代勇创辉煌”为主题,赓续医院精神文化脉络,开展惠民便民、主题义诊、教育传承等系列活动,展现新时代“二康人”牢记使命,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。我们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,上线共享轮椅,为70岁以上老人全程免费陪诊,推行“一次挂号管三天”,实现“惠民就医无感支付”,开展门诊检查半价惠民、军属优惠,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体检。我们启用自助服务、诊间结算、床旁入出院、医保智能审核等,完成鲁云影像对接,云胶片系统,门诊患者平均等待时间降低15分钟,床旁入院率达93%,患者入出院往返次数平均降低8次,门诊住院患者云胶片使用率达96%以上。我们深入社区、农村、学校等地开展义诊服务、健康科普百余场,受益群众万余人次。通过入户随访、家医签约等方式签约家庭医生1000人次。我们选派骨干技师支援新疆喀什维吾尔医院,对口支援泰山周边基层卫生院,积极以医疗赋能乡村振兴。
站在建院60周年的新起点,我们提出了医院的三个工作重心,即“打造国内一流的康复诊疗中心、职业健康研究中心和疗养保健中心”。三个中心的建设,符合全院发展实际,体现“走在前、挑大梁”的责任担当,是标准境界的全面提升,是能级位势的跨越进阶。一是整合重组康复诊疗中心。对全院康复医疗技术力量、设施设备进行充分整合,以神经康复、骨科康复、重症康复等为试点,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,加快建设全省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全、设备最好、技术最精良的现代化康复诊疗中心,为患者提供从急性期、早期干预到后期康复的全面精准康复治疗,将全院康复治疗占比提升到15%以上,覆盖病种数达到80%以上,以高水准的康复医疗服务广大患者。二是提档升级职业健康研究中心。在巩固拓展职业危害监测、评价、职业卫生三同时等工作的基础上,依托我们的全省职业卫生实训基地,组织开展企业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、放射卫生培训、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等项目;完成实验室检测检验项目扩项,申请成立省级粉尘危害防护工程技术中心;发挥好与山东科技大学战略合作的优势,加强职业健康科研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课题突破。三是焕新赋能疗养保健中心。积极探索“康养+旅游+健康管理+综合医疗”一体化服务模式,推进开展医养结合服务,持续深化“泰满意”品牌建设,向社会提供全域化、多元化、品质化的康养服务,全面打造“省二康”康养产业链。